联邦委员会宣布,规定改变,允许光伏用户在年初自发自用。
为减少投资商因电费欠缴引起的经营风险,《补充意见》鼓励以县(市、区)为单位,建立光伏发电电费保障资金池,当连续两个月出现电费拖欠时,先由资金池提取资金垫付给投资商,投资商追缴的电费应及时归还资金池。在大力推进建筑光伏工程方面,《补充意见》规定,新建年综合能耗超过3000吨标准燃煤的企业(项目)、屋顶总面积达5000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工业厂房,单个屋顶有效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新建民用建筑和新建工业厂房,具备屋顶光伏发电条件,都应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政府性投资项目应带头建光伏电站,鼓励其他新建和有条件的现有建筑建设光伏电站;新建光伏电站应与建筑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等
至此,六个电站全部实现并网投产发电。项目于2014年10月11日启动,12月5日基本完成六个光伏电站的建设。12月10日,首个光伏电站就顺利通过桐乡市电力部门验收,并于当日并网发电;12月18日,三个电站又顺利通过嘉兴市、桐乡市电力部门验收;12月22日,剩余三个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电站也获得电力调度部门许可。该项目利用桐乡市洲泉镇工业区6家企业13幢建筑的屋顶装设太阳能光伏组件,分别建设光伏电站。1月9日,中国电建集团所属华东院投资建设的洲泉镇一期6MWp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标志着集团首个分布式光伏发电试点项目成功完建。
洲泉镇一期6MWp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项目作为洲泉镇打造低碳小城的第一个主要项目,受到桐乡市政府及各相关部门高度关注,新华网、浙江日报等各媒体纷纷报道该项目在助推光伏发电打造低碳小镇上的意义,并对中国电建的央企风范给予积极评价其中,分布式光伏8GW,首次超过集中式地面光伏电站。多元的开发商、光伏设备制造企业、金融机构等众多参与主体也陆续各就各位,各显其能。
这也会给分布式光伏卖点带来新的曙光。按照目前的光伏补贴政策,分布式光伏自发自用经济性最好。这难言的隐痛也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但选来选去,分布式光伏之难在于,只有两个选择:发的电要么自己用(卖给楼下),要么卖给电网。
一些业内专家也支持上述观点,认为这种做法技术经济性都可行。这又回到了多年来呼吁电改出台的老生常谈。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两害相权取其轻,每个项目因地制宜吧。众所周知,电网企业的收入全部来自发电与销售的价差,分布式光伏自发自用一度电,电网企业直接减少一度电的价差收入。比方说,同一个变压器下有好多用户,甲发电自己用不了,可以直接卖给乙,这中间原则上并没有增加电网的负担,仍在一个体系内循环,但系统的整体经济性明显增加。上述人士说,如果可以卖给第三方,分布式光伏发电就可以与电网售电形成竞争,届时分布式光伏发电可凭低价胜出,卖电和收电费难题就能解决。
但其仍需要政策的进一步支撑。由此投资商有了两个选择: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收益高一些,如果没有难收电费的问题,是最佳优选;如果存在电费难收的风险,可选择全额上网,收益稍低,但毕竟解决了收电费的问题,保证稳定的收益。如果把它放在我国电力体制的高度来看,就明白为什么要强调自发自用。此举与火电企业探索大用户直供有异曲同工之处。
但我国屋顶产权人和投资者并非同一主体的现实,使得电费回收成为最大的悬念,也是影响分布式光伏项目稳定收益回报预期的最重要因素。然而,最大的约束条件是,可能需要强化当地配电网的结构,增加当地配电网网架结构的投资,需要电网企业更大的投入和配合。
如果把分布式光伏比作一个婴儿,那么她一定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电网企业按照要求,积极接入,总体上看应该点赞。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自发自用为鼓励分布式光伏而破例,允许其在现行的法律框架下发电卖电。就如同一个人去邻居家串门,却必须先开车上大街,缴纳过路费后再绕回来,显然是不合理的。国家高层关注力推,分布式光伏万般受宠,相关利益方无不积极参与。但显而易见,此举对电网的影响极大,电网目前仍然是营利性企业,向第三方售电一旦铺开,给电网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就不仅仅是眼下的分布式光伏这点发电规模。分布式光伏被画地为牢,只能在两难中选择。或许,这将是分布式光伏利用方式探索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会带来更加深远的影响。
然而,在大是大非面前,电网企业的配合行动与此前对风电接入的态度不可同日而语,也是蛮拼的:快速响应、文件频发、免费接入、补贴垫付、简化并网流程、电费及时结算但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分布式光伏并未出现期待中的大爆发,有人不禁要问,分布式光伏发电难题的症结到底在哪儿?体制画地为牢:要么自用,要么卖给电网2013年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第二条指出: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指在用户所在场地或附近建设运行,以用户侧自发自用为主、多余电量上网且在配电网系统平衡调节为特征的光伏发电设施。分布式光伏强调自发自用,实际上是撕开了一个口子。
地方政府也不示弱,出政策出钱,一些地区建立的省市县乡四级补贴体系可见一斑。浙江一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其实,分布式光伏发电还可以有新的探索。
同一供电区域内电力用户可否消纳?一直以来,关于新能源消纳有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本可用380伏电压直接使用的分布式光电装置,却因供电专营的规定,被要求原地升压至10千伏以上入网计价,再降回380伏按销售价格结算,无端增加了大量输变电投资。但是,在目前的实际运行中,这一条似乎被忽略了。
第五条指出,分布式光伏发电实行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就近消纳、电网调节的运行模式。江苏一分布式光伏投资商告诉记者:发电卖给电网可以保证电费回收,预期收益是稳定的。据了解,南方有一家企业正在进行这样的尝试,把停车场棚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卖给马路对面一家工厂,项目很快即将建成投产。建立市场配置资源、供需形成价格的现代电力市场才是关键。
但在实际执行中,由于体制和机制不顺,只开了一个口子的分布式光伏还有重重阻碍。时移世易,情况现在发生了些许变化:这个人要么可以在自己家的院子里使劲儿遛弯,要么还是得开车上大街缴纳过路费再绕回来
据了解,机械行业企业多为用电大户,生产用电成本高;同时,机械行业企业普遍占地面积大、企业基础设施建设标准高,是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最佳的载体之一。着力推动能源各行业、各领域的跨界交叉合作,加快吸收其他领域优秀的科技成果,对于能源产业自身的发展,十分有益。
目前,从技术层面看,分布式光伏电站技术产品已较为成熟,投资回报率可观。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能源多元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不同的能源、不同的生产方式、不同的运营模式、不同的使用方法,能源产业已经成为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产业。
从政策层面看,分布式光伏的中央财政补贴和部分省市地方补贴均已落实,政策支持力度很大;从企业实际应用情况看,分布式电站对于节能增效、实现节能环保指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竞争力、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国有完整的能源工业体系,亦有完整的能源技术装备工业体系,两者的协同发展,是中国能源产业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自2013年下半年以来,国家能源局等主管部门连续出台多个文件,支持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建设。中机联表示,技术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近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简称:中机联)宣布将联合光伏行业相关企业,共同在机械行业内推进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共同探讨开发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事宜。与此同时,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协同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将于2015年9月在北京共同创办中国能源峰会暨展览会
据了解,机械行业企业多为用电大户,生产用电成本高;同时,机械行业企业普遍占地面积大、企业基础设施建设标准高,是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最佳的载体之一。我国有完整的能源工业体系,亦有完整的能源技术装备工业体系,两者的协同发展,是中国能源产业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近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简称:中机联)宣布将联合光伏行业相关企业,共同在机械行业内推进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共同探讨开发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事宜。目前,从技术层面看,分布式光伏电站技术产品已较为成熟,投资回报率可观。
留言0